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四月號・說故事的人

  四 月號・說故事的人 文/木棉、攝/鯨魚 缺牙 木棉         在你的想像中,說故事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是坐在床邊,溫柔滿溢的樣子?是站在舞台中央,目光閃耀既堅定的樣子?是在古裝劇裡,年邁卻也受人景仰的樣子?還是不用任何話語,任沉默發酵?         上大學後第一次接觸到劇場的工作,親眼目睹了一齣舞台劇從無到有的誕生歷程。也因為參與了幕後的工作,才發現原來一齣舞台劇包含了那麼多元素和小眉角啊!劇本的走向、角色間的對話與利害關係、角色個性和服裝妝容的展現;舞台的配置、空間與空間的關係、場景的轉換和燈光效果的變化等等等,當然,還包含舞台之外行政的工作,總之有太多小細節、太龐雜了,讓第一次接觸舞台劇的鄉巴佬如我學到了非常充實的一課!         這些複雜的小細節何嘗不是在說故事呢?燈光的一明一滅伴隨著演員的一顰一笑,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動作、每一套服裝、每一件擺設都有著背後想要傳達的訊息和意義,而每一個細節彼此環環相扣,串聯在一起才是一齣完整的故事。而其中最讓我驚豔的是故事的表達方式,什麼話要說、什麼話不說、什麼象徵什麼,都透露著幽微的訊息,也值得細細品味。明說與留白是光譜的兩端,如何在極端之中找尋最合適的表達方式,是我所嚮往的。                          四月的主題,說故事的人。身為一個 Podcast 頻道,用嘴巴「說」一個故事已經是最基本的形式(不然聽眾要聽什麼?),但其實故事不一定只能靠嘴巴「說」,聽眾也不一定只能用耳朵「聽」,像是拾吧也利用部落格的文字、粉專上的圖畫與攝影傳遞故事。也有人用歌聲唱出思念,有人用快門捕捉永恆的一瞬,有人用畫筆勾勒出想像的世界,有人僅憑一個眼神便能訴盡人生。         21歲的紀錄片導演陳毅,以鏡頭紀錄18邁入19歲的高中升大學生,探討教育體制的缺失,更希望讓年輕人的聲音被社會聽見;20歲的演員孟琪,用身體語言說故事,將自己化為一位素昧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