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0的文章

《誰說青春不能老派》那些年,傳遍大街小巷的故事

文章撰寫/花生 「 你喜歡哪個明星啊 ? 」 「張國榮和強尼戴普我都很喜歡,很帥 ! 」 某次和一位朋友聊天,發現她喜歡的明星、影集都是佔據爸媽學生時期念書時間的「元凶」 ! 究竟 是什麼原因讓她對過往的人事物痴心絕對 ? 是什麼魔力讓她在旁人都對著 K-pop 明星照片傻笑時,百般回味的看著 IG 上的黑白照片 ? 這次,我們邀請到珍珠,一同回味曾經令全台瘋狂的港片世界、令爸媽臉紅心跳偶像的故事 ! 「或許是因為父母年紀較長的關係,其實老派的東西像是歌曲或電影我從小就在接觸了,也蠻喜歡的」在珍珠活潑的語調中,很難想像一個青春少女,會愛上歷經時間洗滌的過往回憶。當身旁的同學吱吱喳喳興奮的討論哪個歐美歌手出新唱片、哪部新劇上檔,珍珠 KKBOX 的搜歌紀錄卻是張國榮的《風繼續吹》,關心的影集卻是 8 、 90 年代的港片。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的興趣很孤單 ? 」  珍珠笑著 說,儘管在 KTV 裡點粵語歌曲時沒有人陪著一起 high ,但是手機裡有IG關於回憶張國榮 的文章,有各種港片讓她能一窺早期香港的生活樣貌,甚至和四、五十歲的人打交道也不缺話題 ! 各式各樣的港片和早期的明星,帶來的不只是平日休閒時的愛好,也讓她對香港的歷史、早期社會的人文風情有更深的認識,價值觀更加多元,生活也更加豐富 ! 為什麼喜歡老派的人事物能豐富她的生活 ? 和珍珠談天的過程中,我發現,老派人事物的興趣讓她的青春承載著許多扣人心弦的回憶與故事,使她得以更全面的認識我們所在世界樣貌的歷程。繁忙緊湊的生活總叫我們「向前看」,然而,你是否曾小心的拿著以前同學聚會時的照片回味,是否曾念念不忘以前聽過的一首歌、一句話 ? 老派的魔力便是如此,在瞬息變化的世界裡,它能將過往一則則扣人心弦的回憶,化作我們生活中的養分,支撐著我們繼續向前,豐富著每個人的生活。也許,我們的青春,也會成為下一代的老派,滋潤著下一代的人生 ! 誰說青春不能老派 ? 在青春裡加一點滄桑,酸甜苦辣的滋味品嘗起來才更加無窮。如果你對港片有興趣,如果你是張國榮的鐵粉,如果你想豐富你對生活的認知,趕快邀請身旁的好朋友,一同聆聽《誰說青春不能老派》,互相交流分享喔 ! 《誰說青春不能老派》 6/19 (五)晚上 9:00 準時收聽 珍珠聯絡資訊 Instagram:  pearl_...

[告白聽眾] 新血加入拾吧小家庭!

拾吧在起初是一個完成「孩提夢想」的podcast頻道,乘載著一個缺了牙的女孩的夢想。隨著聽眾以及身邊朋友的反饋,才知道,好像 「不只是乘載一人孩提的夢想」 這麼簡單而已。 創立一個多月來,有人告訴我說 「聽你的podcast很療癒耶!」 「那個某某某聽你的podcast聽到睡著喔!」  「我朋友是獨生女,聽podcast的時候像是有一個伴在陪她說話。」 「我覺得這樣的長度剛剛好,剛好是從補習班走回家的時間。」  「希望你大學也繼續經營這個頻道」 ....... 這些讚美以及意見總讓熬夜剪音檔、想文案想破頭的自己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起初,擔憂16~22歲的年齡層不太習慣或無法接受這種形式的多媒體,直到身邊的朋友告訴我:「我是藉由你的podcast,去認識更多這領域的東西」。更令我意外的是,聽眾的年齡跨度,可說是遠遠超乎我的想像,有人推薦給爸媽、老師,也有上班族聆聽。於是意識到自己有 「改變這個世界一點點」 的能力,除此之外,也發現能夠藉由這個管道幫助到更多人。因此,對於自己頻道的內容、品質也就越發要求了。(這...算是一種完美主義吧) 在每一次的節目播出後、每一次的訪談結束後,會開始檢討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地方還有空間進步與學習。認知到自己是完完全全的「菜鳥」,只能不斷的透過旁人的協助、溝通來改善。 「你打算做到甚麼時候啊?」 說實話,一切都才剛開始而已!怎麼會想到這麼遙遠的結束呢? 截至目前為止,我想我會一直做下去,畢竟村上春樹都說了「喜歡的事情,自然就堅持的下去。」但升上大學要適應新的步調、生活節奏,對於現階段podcast近乎是生活重心的我,負責錄製、剪輯、採訪、文案發想、經營粉絲專頁、部落格撰寫等,在未來要兼顧自己的要求以及完成這些任務簡直是難如登天。 於是!! 找了身邊幾個對於這個podcast也同樣抱有熱忱,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經營《拾吧》。 出乎我意料的是,邀請後才恍然發現「我們竟然都是同一所大學呢!」(但不同系所就是了),想想這就是天意阿~ 於是在下週一的早晨,準時收聽《拾吧 番外篇》,我們的新成員會介紹他們的工作內容!也希望在未來我們能一直和聽眾朋友保持互動!帶給大家更多歡樂、療癒、共鳴以及每一個個體對於世界不同的看法與觀點。 這是一個乘載著每一個個體實踐夢想、發聲的地方,找到相同的頻率,一起交流、溝通,並且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經驗談》選擇走了一條不同的路 佩潁

曾經佩颍在課堂的報告向我們分享了為甚麼她選擇在大學出國念書,也提及到留學生不為人知的一面。當下的我很震懾,很多時候光鮮亮麗的背後所付出的心血、所承受的孤獨是我們往往沒有看見的。 大眾總是很自然的幫人貼標籤,因此留學生也時常被註記「有錢人」這樣的記號。然而,當時在課堂上她說了一句話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能在國外到處玩、到處跑party的學生當然有,但絕對是少數。大多數的留學生知道,這是一筆龐大的費用,於是省吃儉用,努力的運用難得的資源,趁這個階段好好學習。」 接受到這樣子的訊息時,只能坦承自己 非常無知 。我們所看到的並不代表全部,也不該以偏概全。於是為了打破一般人對於佩颍、對於留學生的認知,再度邀請她到《青春經驗談》與我們分享她如何準備SAT,如何平衡自己在一般公立高中的體制下「選擇不同條路」的孤獨感。 我們不是前幾志願、不是私立高中,國外升學的比例在這個環境下是非常少的。為了賭這一把,她鼓起勇氣全力投入ACT和SAT的考試,承受獨自一人準備的孤獨感。很開心地,最後她申請上美國喬治城大學修讀國際政治也拿到近八成的獎學金。 本周五晚上9點,一起來聽佩颍分享她的心路歷程吧。 資訊欄補充: 美國喬治城大學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政治、外交方面遙遙領先其他學校,被譽為「政治家的搖籃」。 著名的校友有 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前波蘭總統 Aleksander Kawasniewski、前西班牙總理 Jose Maria Aznar等。

《青春經驗談》這些經驗,你也找的到

德瑞法文化交流活動 這次邀請佩潁來擔任《青春經驗談》的第一位來賓。若要論高中我最佩服的一位人物,佩潁絕對是我第一位會聯想到的人。她在高中這三年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活動,在一般的公立高中體制下,即使面對不同的質疑以及種種困難,她仍然堅持做她認為對的事,這是我在她身上看到的特質。 「在做的當下,我真的不喜歡,因為它真的很累。」 高一升高二的我們都在做些什麼呢?看著同儕到不同地方遊玩、參與學校社團等,佩潁選擇在這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擔任故宮的青少年文化大使。把看各校官網當作社群媒體瀏覽的她,發現了這項難得的活動。卻萬萬沒想到,過程是這麼的辛苦。不過縱使當初天天往山上跑讓他心力交瘁,現在回過頭來發現這個活動讓她意識到自己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驕傲感」。 為什麼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於文化的「認同感」與「驕傲感」呢?在接下來的兩年當中,她參與了教育部所舉辦的新南向中學交流、德瑞法文化交流,除此之外也參與了麻省理工學院在上海舉辦的模擬聯合國以及美國聯合國總部所舉辦的世界青年大會。藉由穿梭在臺灣以及世界的各個角落,接觸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教育體制以及人對於事物的看法。在我個人的想法中,處在異地要與陌生人開啟一個話題,勢必會從國家文化、生活習慣下手,這也是她對於台灣本土文化以及中華文化認同感的原因吧。 這次邀請到佩穎與我們分享三個主題,分別是「國際交流與活動」、「模擬聯合國」以及「申請國外大學的困難與阻礙」,對於這方面有興趣的國、高中生,記得關注粉專,看看什麼時候會有《青春經驗談》喔! 《青春經驗談》6/5(五)晚上9:00 準時收聽 佩潁聯絡資訊 instagram  @jezxx_ email: betty3114@gmail.com